我与铁路专用线共成长-凯发娱乐官网

新闻资讯

news xinlianxin

我与铁路专用线共成长
发布时间:2019-05-05 点击次数:549 字号:t|t

2012年进入铁路专用线工作,七年陪伴,见证了他的辉煌,也经历了他的低迷。七年光阴,七年风雨,一路走来,一路感激,它教会我如何处人,怎样做事。

记得刚到铁路线的时候,仓储主办李兵问我们这些新员工:“你们押运过火车没?”。我们都摇了摇头问:“咋押车哪?现在还用押车吗?”

李兵:“我是亲自押过车,那时候咱铁路线没开通,还在新乡车站发货时,因为没有自备篷布,铁路篷布又极其紧张,装好的化肥车全部由咱厂人员押运,出发前一袋干粮,一提矿泉水,几袋咸菜,往装好车的尿素堆里挖个窑,铺上塑料纸,带着棉袄,就出发了。冬天时矿泉水都变成冰疙瘩,想喝的时候在怀里得暖暖,干粮得掰成一块一块的在嘴里嚼着,从咱这押到烟台,一连几天待在车里。”

“那现在为什么不用押运了?”

李兵:“现在咱厂专门定制铁路自备篷布,防护的跟盔甲一样,再给车皮货物上上保险,一是货物不会丢,二是货物不怕丢。现在给你们讲这些历史,是为了你们要具备吃苦的能力,这是每一个新进的铁路员工要听的。”

那天我正在监护扒料机卸煤作业,侯队长来到我身边说:“监护好了,这个可不敢有任何差错,现在你们比我干那会好干多了。”我问道:“你那时候咋干的?”

侯队长:“刚开线时,全是人工卸煤,那时候没卸煤经验,眼看着人刚上车开车门,一转眼煤炭就把人冲开了,李经理下夜班都不敢走,亲自在中间道口与装卸排长、装卸队长盯车直至卸车结束。我那时候3天3夜都没回过家。”

这就是铁路线光辉的奋斗历史,是每一个新进员工都需要吸取的精神动力,今天的安逸是用昨天的汗水换来的,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成就铁路线的雄起。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自备布的采购,卸煤扒料机的引进,灯塔的改造,人员和车辆的配备,都预示着专用线的雄起。

那天火车刚刚进线,夏调度就吩咐:“光亮负责防溜,李超负责检查车,刘庆负责安红牌,川川负责停送电,保管组长负责看货位。”我们各司其职开始工作,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装车前的工作准备好。以往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现在是未雨绸缪在车辆来之前就把各自所管的工作安排好。“什么,装了107车?”铁路人员看到都说:“心连心的人着魔了。”“对啊107车,又破纪录了!”

2014年的薪酬改革把铁路线推向了辉煌,创造出238万吨的吞吐量。从以前的固定工资改为产量工资,铁路线的两个运行班组“比、赶、超”从此拉开了序幕,改掉了推诿扯皮、偷懒现象,铁路线的工资也逐月增长,让企业内部员工着实眼红了一把。

2015年由于铁路政策和汽运价格的波动,让铁路吞吐量大幅降低。记得那天的紧急例会上,何站长说:“开发铁路共用业务成为我们的唯一出路,再没有吞吐量,依现在的产量工资,我们都得向公司借钱发工资,导致现在的状况,不是大家伙的错,是我们领导的错,针对现状我们只有主动出击,主动向企业要工作,承担更多的工作才能证明专用线的价值。复合肥原料库,我们可以接下来;东北复合肥基地的装卸任务我们可以接下来;外部客户我们也要主动的去跑业务,把他们留下来;虽然困难重重,但需要各位的共同努力,需要咱们勇于承担。”

那次动员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李科长主动去东北担任起东北装卸任务。蔡科长承担起开发共用任务,批手续、跑客户,把五得利面粉麸皮、周边玉米发运、昊利达原料卸车业务拉到心连心铁路线。两个装卸队长主动担起复合肥原料库、3#库的装卸任务。我们一线员工苦练基本功,转变观念,把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去。

2016年,我们吞吐量虽然从238万吨逐步降到127万吨,我们的人员也从64人精简到38人,但我们在低迷期的精神,并不弱于巅峰时的状态。这也许就是专用线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这每一个人。

2017年5月我担任风雨棚改造的监护总指挥,负责现场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当时40多人的施工,防腐与安装同时进行。我们仅仅6名监护人,却负责近1000米的作业战线。

那天,我发现防腐人员在仅仅一遍底漆的情况下就开始刷面漆了,而面漆仅来回推一遍,就算两遍面漆。我问防腐负责人老陈,他却给我打马虎眼,“应该是两遍底漆,你忘了是昨天下午他又刷了一遍,一推是一遍,回过来不是两遍吗?”我翻开施工日记,明明没有记载二遍底漆,“怎样的标准我不懂,但刷漆的厚度不过关,就算你推5遍也是不合格,再说合同明明是四遍刷漆,少一遍也不行。”

我将这个情况逐级反馈,黄经理知道这个情况时,给防腐负责人打电话,发出停工指令,要求其配合抽检。

黄经理吩咐:“一定要佩戴好记录仪,做好监测记录,多抽几个点,不合格的就是不合格,我们不为难谁,不看脸面,一定要负起责任来。”这一年风雨棚安全、质量双双过关,雾炮安装投运,新办公楼开建,如果缺少敬业精神,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后果。

2018年11月,我突然接到风控推进的任务。当我真正开始编制时,仿佛陷入旋涡,身上背负着无形之重。面对着电脑,一次次修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几次要起身时,才发现两眼昏花。挑灯夜战,食不知味,已成家常便饭。经过几个月努力,从否定到肯定,最终物流铁路核心流程确定了26个步骤,风险辨识出38个关键风险点和38个相对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圆满完成风控定稿。这种艰辛无以言表,这种进步令人欢欣。

2018年,专用线创造了多项百分百纪录,共用货源开发量100%、棚车使用率100%、合同执行率100%、安全目标完成率100%。我也在这种百分百的环境中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

专用线会议室墙上醒目的贴着一幅标语:不等不靠不占、人人独当一面。这句话明确的表达了每个人应该如何工作,标准是什么。这也是铁路科文化及精神的缩影。企业是我们的家,我们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团结进取,共创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