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新乡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城区多条道路被淹,单日降雨量达到了345.3毫米,创历史之最。连续多日的降雨,上游水库水位上涨较快,根据气象部门预告,预计会有一股洪峰顺共产主义渠南下,届时会对沿岸造成冲击产生溃堤的风险,进而给下游广大市民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政府告急电话打到了董事长刘兴旭的手机上。
险情就是命令。当时是7月18日下午五点钟,刘总挂了电话拿起雨伞就往外走,边走边安排党委副书记尚德伟一同前往共产主义渠救灾指挥部了解情况。汽车在路上飞驰着,大雨不断拍打着车窗,刘总一边叮嘱司机小心开车,一边紧皱着眉头看着车外的雨势。到达指挥部后,政府请求心连心给予救灾援助,除了提供必要的编织袋、铁锹、铁丝等救灾物资外,还将共产主义渠一段溃堤风险相对较大的沿线交给心连心驻守。听完任务后,刘总没有丝毫的迟疑,当场表态:保证坚决完成任务!事后我问刘总:“抢险政府不是有军队吗?为什么我们既要无偿出物资还要冒险去驻守呢?”刘总坚毅地说:“这是政府对我们心连心的信任,同时也是我们回馈社会的机会。我们企业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接到命令,心连心第一批次应急抢险队很快组织集合完毕,在时任应急管理中心主任李宝庆的带领下开赴救灾现场。在等待抢险队到来的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在缺少照明同时又不熟悉现场的情况下,刘总不顾个人安危,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的勘察起了大堤沿线。刘总告诉我们:“现在先把现场的情况了解清楚,一会儿咱们的人来之后现场啥情况,哪里危险哪里需要怎么抢险就都清楚了,咱的人就可以放心地干了!”我跟在后面听到刘总的话眼眶顿时湿润了,把危险留给自己,敢于担责,这是刘总一贯的工作作风。抢险队员到达后,刘总先给大家讲了现场的情况,把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说明,叮嘱大家一定要小心;然后将人员分成两个小队,一队负责装沙袋,一队负责对沿线的取水口、低洼处进行填压。大家很快忙碌了起来,而此刻刘总已经在大堤上来回走了近两个小时。他并没有休息,而是又和我们心连心的战士们在一起,投入到了抬沙袋填压大堤的工作中。看着他额头上的汗水掺杂着雨水顺着脸庞不断往下流,大家的斗志瞬间被点燃,信心更加坚定了!这时时任新乡市政府副市长刘森沿大堤视察抢险救灾情况,当他看到浑身泥巴的刘总也在同大家一起扛沙袋时,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有老刘在,我放心!”
时针指向了凌晨三点,大堤在刘总的带领下修葺完毕。刘总一边安排人员返回班车上休息,一边又亲自对刚刚修葺完的大堤进行巡检,这时他已经连续奋战了八个小时。大家都劝刘总休息一会儿,吃点儿东西,可是直到巡视完毕,刘总才一屁股坐到泥泞的草地上,拿起早已凉透了的烧饼吃了起来。这时新乡日报社的记者听完刘森副市长返回指挥部的介绍后,来到大堤上采访刘总。只见刘总摆着双手,笑着回绝。最后在记者三番五次的要求下,刘总说那就采访我们的抢险队员吧!然后自己退到了大家身后。之后刘总又先后带领队员完成了几处取水口的填埋沙袋工作,这时东方已出现了鱼肚白。从下午五点开始,十几个小时,一整夜刘总一眼未合。总经理张庆金带领着第二批抢险队员赶到了现场,刘总站在大堤高处,和张总商量着接下来的抢险布置工作,远远望去,就像一面鲜艳的军旗矗立在高岗之上。
时间过去了两年多,但回想起那晚的抢险经历,却依然历历在目。2019年,心连心迎来了50岁的生日,回想这50年来的发展,尽管自己参与得比较晚,但十几年的工作经历,尤其是有幸跟随刘总工作的那几年,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正是一个个老一辈心连心人的精神传承,心连心才有了今天的三大基地、全国布局发展,而刘总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军人作风,已经成为了我心中高高飘扬的旗帜,将时刻激励着我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