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彦君是很自信的。1997年他才21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系毕业后到新乡化肥总厂应聘。应聘本不是他的心愿,他的同学一半都留在了北京,在郎公庙乡的父母想让他毕业回家,他就回家了。应聘面试的时候,考官问他职业要求和规划时,他脱口而出说“我就是要当总工程师”,大概是刘兴旭厂长听到了这个故事,在新入职的大学生座谈会上鼓励说:“只要努力,将来一定是你们的”。
由于在学校学的是机械制造与设计,毛彦君被分配到了新乡化肥总厂下面的封头厂,干的工作都是上磨具、上工装、紧螺栓、取断丝等重体力劳动,和“总工程师”相距甚远。但毛彦君感觉挺好,晚上下班穿着一身灰土的衣服到厂门口吃一碗烩面就一盘花生豆,快乐无比。这样的日子过了三年,总厂招自动化人才,毛彦君犹豫报不报名,因为自己不是总厂的人,妻子说中不中试试。试试就试试,毛彦君一抹拉脸报了名,总厂没问来由就让考了试,一考考了个第一名。英雄不问出处,毛彦君就被破了规矩到总厂仪表车间上班了。
两次的应聘“得逞”让毛彦君对化肥厂有了感觉,不怕没机会,就怕没本事。他本身就是个“书虫”,到了仪表车间觉得专业对了口,读书的劲头更旺,他读了至少三个版本以上的数电、模电、接口技术、电力电子以及日本原版翻译的数字电子、模拟电子技术以及伺服与机器人技术、数据采集与分析、分析仪器概论、光谱分析等等涵盖整个自动化领域的基础书籍。许多人不理解,当时的总厂基本还处在手转阀门、眼看仪表的控制阶段,机器人和数字电子光谱分析等等几乎是天方夜谭的故事。毛彦君不这么想,新乡化肥总厂这个企业、化肥厂的领导和他都不会容忍厂子就这么蜗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很快毛彦君在仪表车间里脱颖而出,领导让他当培训老师,让他主持编写课程教材。厂里的1·26事故之后,他负责所有被损坏的仪表修复工作,全面主持攻关合成微量红外线分析仪的温飘难题。他列出了一系列急需购买的仪器设备,有的原装进口,价格昂贵,这时正是厂里资金最紧张的时候,工人的工资第一次濒临发不出的境况,但他列出的单子领导照单全收。他感到了信任的力量。
世纪之初时,总厂造气车间炉温记录用的是上海大华仪表厂的平衡打点记录仪,记录维护量非常大,每班要添加油墨、更换卷纸、加注润滑油等,查找数据也很麻烦,毛彦君没事找事就想开发一套数据采集系统。他自费花了400多元买了一台二手计算机,车间领导不知从那里给他买了数学量采集卡,从此毛彦君着魔一样在每个值班日通宵达旦的研究,在造气控制盘后一蹲就是一夜,有一次他早上5点多从控制盘后走出来,把上夜班的工人吓得惊呼“控制柜后怎么还藏着一个人?”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毛彦君的自动监控系统终于大功告成。遗憾的是这套系统只在车间运行了半年就被专业厂家的微机控制系统所取代,但这段学习思考的经历让毛彦君眼界大开,每一个难题的破解都是他技术上的一次升华,此事过后,他看任何控制系统都有一种庖丁解牛的快感。
2004年郑州大学在企业招收在职研究生,心连心大门敞开,谁有本事谁报名,录取了学费全免,毛彦君又去考试,一考又是专业第一,于是他在郑州大学电气学院控制工程专业读了三年不脱产硕士,毕业论文他把在心连心的实践和理论融到一起写了篇《煤制气控制系统优化研究》,老师很是欣赏,不仅论文通过,而且老师亲自放到了网上,让全国同行参考学习。
2006年春天,心连心二分公司土建刚出地平,这时毛彦君已是仪表工程师兼工段长,他作为第一批仪表自控队伍到达现场,其主要任务就是图纸评审、施工监督、压力仪表校验。没有现成的办公室,他们就用废弃的包装箱木料板做成了安放设备的工作台。春风吹起,黄土漫天,野地里支起大锅里的大烩菜香飘四野,毛彦君和整个建设队伍蹲在地上端着大碗手夹着蒸馍津津乐道。地埋管线、设备试压、图纸会审、现场监工、安装新进设备等等,忙碌并快乐着,累了就找块破纸箱在冰冷的地上躺一会儿。
那时的吊车太少,大部分卸运吊装还要用卷扬机,毛彦君和团队就搬的搬抬的抬,五六个人嘿呦嘿呦用滑轮往上鼓捣东西。将近20米的测温套管要求安装偏差不能大于2cm,从套管进厂后的数据测量、内部清理、气焊加热除湿等到最后的投运,中间有近百个控制要点,而且要一次性做好,否则作为合成氨心脏的眼睛就会失真,直接影响整个合成氨系统。毛彦君领着一拨技术人员甩着膀子把一根根酷似长龙的套管运到现场,又拉到30米高的合成塔,并准确无误的安装到位,每一次都会迎来一片赞誉之声,几个月身心劳累换来了新厂区三套合成氨甲醇系统安装的零失误。二分公司成功开车之后,毛彦君在造气上做了大量的数据挖掘和收集工作,不断的稳定炉况和降低煤耗。他在领导的支持下引进了便携式超声波流量计,使控制各个换热器的运行指标变的透明和准确。
大踏步的进步一直在尾随着心连心,也尾随着毛彦君。2009年,心连心上三分厂,毛彦君被任命为仪表车间主任。三分厂的建设近乎传奇色彩,只有8个月,三分厂就开车成功。毛彦君的许多梦想在领导支持和自己及团队的努力下都实现了。三分厂的主压缩机控制系统全部采用了人机界面,人退机进,智能诊断、故障安全、断线报警、冗余容错、历史查询等等功能全部实现。毛彦君是个很容易激动的人,想想刚来的时候老厂查询数据的手动切换,到二分厂的数字巡检,到今天三分厂的彩色液晶大屏全参数实时监测。三厂实现了所有岗位的计算机集中监控,传统的数字单显仪表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都想掉泪,他的心血和智慧都融到里面了。
四分公司的建设是心连心具有里程碑的革命,在化肥生产上第一次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水煤浆工艺,使心连心一下子站到了国内化肥企业的前沿。毛彦君一点没有落后于时代,电气和仪表融合在了一起,毛彦君成了仪电车间的主任。融合是今天工业革命的大趋势,凡高端的产品都是技术融合的产物,不能想象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只是一个技术的结晶。已可以称为控制专家的毛彦君在购买的先进设备上不断消化和体现属于化肥专业的东西,最后在四分公司,90%以上的生产都是毛彦君参与的仪电设备在操作。
在四分公司,毛彦君当上了总工程师,他来心连心应聘突兀的一句话成了现实。他自己说:“ 1997年到2016年这20年间我干了自己热爱并擅长的工作,使工作和生活真正融为了一体,幸福感常常使自己在楼道、在维修室里开怀大笑、癫狂疯跑,那是自己最幸福的青春时光”。
2018年3月,毛彦君被任命为新疆黑色科技生态有限公司(心连心控股子公司)副总经理,主抓生产,这是一个华丽的转身,这是一个他毫无经验的生物领域。腐植酸这个黑色世界里据说有70多种功能,人类仅仅在农业、石油、饲料刚刚触摸了它,而且手段极其原始。在毛彦君这个自动化控制专家面前,这无疑是一块迷人且大有前景的处女地。